我国是养蜂大国,目前养蜂已经成为国内许多专业养蜂场的重要经济来源,但由于我国疆域广大,东西南北各地的地势、气候差异非常大,因此各地的养蜂情况也各不相同,那么我国哪里养蜂人最多呢?下面我们就跟随趣蜜蜂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不同养蜂方式的区别
虽然蜜蜂有毒刺,但是如果深入了解它们,摸清了脾气,它们也是很好相处的,而养蜂人就是这样的人,正因为他们,我们才能吃到香甜的蜂蜜。而养蜂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被称为“定地养蜂”,另一种则是“转地养蜂”。
1.定地养蜂(定点)
所谓定地养蜂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放置蜂箱,蜜蜂靠周边地区植物开花获取蜜和花粉,受到蜜源条件的限制较大,当然,也可以小范围机动,总体上,养蜂人少了奔波劳碌之苦。定地养蜂一般都是以中蜂较多,当然,饲养意蜂也没有问题。
2.转地养蜂
转地养蜂是养蜂人带着蜂箱,去追赶花期,转地养殖按照规模和距离又分为:大转地和小转地;规模小一些的是在省内活动的“小转地”,规模大一些的就是跨省区的“大转地”。而转地是需要资金支持的,一般来说,通过火车运输成本会比较低,但是养蜂人更倾向于公路运输,因为自己开车或租车行动,灵活性更强,更能根据蜜源的情况进行调整。不仅国内这样,国外的养蜂人也是一样地开车拉着蜜蜂到处跑。因为转地养蜂是奔着花期去的,所以往往能够获得品质单一的花蜜,而定地养蜂更多得到的是“混合蜜”。由于蜜源丰富,转地养蜂不仅产量高,蜂群也壮,不过由于运输成本高,一般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进行转地养蜂,国内转地养蜂一般饲养的是意蜂。特别需要指出的,转地养蜂人还是各地农业的免费增产员,运来的蜜蜂可以通过授粉提高产量。如蜜蜂授粉可使油菜籽增产32.14%,使苹果增产24.70%,使荞麦增产77.70%,使向日葵增产34.40%,使油茶籽增产200%。养蜂人的转地养蜂有着重要的农业效益。
二、我国哪里养蜂人最多?
1.四川
四川位于我国内陆西南部,养蜂总数及蜂蜜产量在全国排第一,2016年全省养蜂总数约164万群,已建立了1个国家级(阿坝中蜂)蜜蜂保种场和3个省级中蜂(万源、青川、马尔康)保护区,获得8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阿坝蜂蜜、青川唐家河蜂蜜、万源蜂桶蜂蜜、黑水中蜂蜜、九寨沟蜂蜜、平武中蜂、得荣蜂蜜和大凉山蜂蜜),目前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蜂产品加工及蜂机具生产企业达到50多家。
2.浙江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近年来浙江蜜蜂养殖发展非常快,1987年全省蜂群数达到万群,2009年出现了浙江养蜂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全省饲养蜜蜂132万群,从事养蜂生产的专业人员5万多人,蜂群数量约占全国蜂群数1/6,2016年丽水正式获得中国蜜蜂学会“中国蜂蜜之乡”授牌,这是继衢州江山成为“全国第一养蜂大县”和杭州桐庐成为“中国蜂产品之乡”后浙江的又一张蜂产业特色优势农业“金名片”。
3.云南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貌属于山地高原地形,气候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蜂业资源丰富,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养蜂业发展非常迅速,上世纪60年代中期,全省蜂群发展到77万群,80年代初期蜂群发展到80余万群,1990年达到87.6万群(其中西方蜜蜂约5万群),目前云南人工饲养蜂群89.49万群,其中西方蜜蜂17.49万群、东方蜜蜂72万群,全省养蜂30群以上的蜂场约有5000多个。
4.贵州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地貌属于我国西南部高原山地,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有养蜂价值的蜜粉源植物60余种,而且蜜蜂养殖是贵州省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农业生产多样性、实现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地理和气候等原因饲养较多的是中蜂,80年代末贵州共有蜜蜂16.5万群,其中意蜂3万群、中蜂13.5万群,目前贵州共有蜜蜂58万群,其中意蜂8万群、中蜂50万群。
5.广西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养蜂资源丰富,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蜜蜂可常年繁殖、生产,据初步调查表明广西现有蜜蜂20万群左右,有大蜜蜂、小蜜蜂、中蜂和意蜂等,大蜜蜂和小蜜蜂主要分布于桂西、桂南的山区,中蜂在广西各地均有分布,总量约有15万群,因广西各族人民自古就有饲养中蜂的习惯,发展较为稳定,意蜂于1932年从省外引进广西,约有3万群左右,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
6.湖南
湖南地处我国中南部、长江中游南部,气候为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7度左右,草、木植物四季常青,鲜花不期开放,为养蜂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湖南从事养蜂作业的农民达一万多户,从业人数约2.6万多人,蜂群总量为46万余箱,年产蜂蜜1.7万余吨,蜂王浆200吨,蜂花粉400吨,随着养蜂事业的发展蜂产品加工企业也不断扩展,目前不同规模的企业数已达50余家。
7.福建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全省主要蜜源植物10余种,辅助蜜粉源植物在500种以上,但在1949年前全省饲养蜜蜂不到3万群,1957年全省饲养蜜蜂总量达7.4万多群,1966年底蜂群总数达9.3万群,1981年全省饲养蜜蜂达到24万群,目前福建饲养的蜜蜂品种有中蜂、意大利蜂和卡尼鄂拉蜂等,总数在30万群左右。
三、转场养蜂路线
从转地养蜂的路线上来看,要和不同地区的植物对应上,如春季有江淮地区的油菜开花,四五月则是浙西南的柑橘,五月山东辽宁等地的苹果会开花,六七月有河北山东的枣树,七月有东北的椴树,七八月有内蒙古的油菜、荞麦和向日葵,十月有江南的油茶等等……所以,转地养蜂人在一年四季中就像牧民一样不停地游走,人称转地有“三苦”--装卸苦、运输苦、住宿苦。
1.较固定的路线
一般来讲,“大转地”的路线有这么几条:第一条是蜜蜂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江西一带繁殖,然后进入江西和浙江开始生产期,再经江苏、山东、河北等地进入东北,之后转入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往复循环;第二条则是在广东广西繁殖,然后进入湖南和湖北开始生产期,再取道河南、山西、宁夏到内蒙古,也可以从湖南道陕西和甘肃,然后进入浙江越冬;第三条路线是蜂群在福建或江西繁殖,到河南进入生产期,转入甘肃,之后到浙江越冬;第四条路线是在云南繁殖蜜蜂,然后从四川进入生产期,转战陕西、青海(或甘肃、新疆),然后直接回云南采蜜和繁殖,没有越冬期;第五条路线是在四川繁殖和进入生产期,然后经陕西到青海(或甘肃、新疆),在甘肃短暂越冬。
2.自己摸索的路线
虽然有固定的转场路线,但不同的养蜂人也会自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的行走路线,而且最好算好时间,在蜜蜂启程前10天左右预先到达下一个蜜源地去考察,看当地的开花情况、是否出现了自然灾害、是否有其他养蜂人(因为人多了,可能大家都不能采到太多的蜜)、原计划地点的农民是否使用了农药等等,必要的话还要办理有关手续。现在,不少转地养蜂人都和当地的一些定地养蜂的蜂友建立了电话联系,也时常会委托他们帮忙调查,临时调整路线,“多个蜂友多条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