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一个蜂群中有三型蜂,即:蜂王、雄蜂和工蜂,而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单倍体蜜蜂,,一般情况下平均寿命约在3~4个月,看起来雄蜂的寿命是要略长于工蜂的,但实际上雄蜂的寿命是要打折扣的,大多是雄蜂都很难“寿终正寝”,其最终结局用“残忍”二字并不为过,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自然现象呢?下面我们就跟随趣蜜蜂小编一起来看一看为什么雄蜂比工蜂短命吧!
雄蜂的特点
1.特哥粗壮
雄蜂一般体格粗壮,头和尾部几乎成圆形。雄蜂的形态与蜂王有很大不同,如复眼特别大,而且突出,翅宽大,腿粗壮,能敏捷地发现和追赶蜂王。雄蜂的品种和体质的好坏,对培育新分群后代的遗传性状和品质优劣有直接影响。
2.专司交尾
雄蜂没有蜇针、毒囊、花粉篮和泌蜡器官。雄蜂无工作本领,专职和处女蜂王交尾,大多数雄蜂在7~10日龄内开始飞行。12日龄后性成熟,进行交配。雄蜂飞行和交配一般在下午1~5时进行,与蜂王交配后,因生殖器官留在雌蜂腹内而死亡。
3.食量较大
雄蜂消耗饲料量大,幼虫期为工蜂的1~2倍;成年雄蜂消耗饲料量更多,平时多在蜜脾上采食蜂蜜,繁殖季节会得到工蜂饲喂花粉、蜂粮等营养丰富的饲料。一般在分蜂期,蜂王产未受精卵,工蜂哺育雄蜂。雄蜂可出入其它蜂群和在该群寄食,因此也容易传染病害。
4.寿命比工蜂长
一般情况,雄蜂寿命可达3~4个月,相比工蜂的寿命要更长一些,但是,大多数雄蜂不会寿终正寝,最终会中途夭折,其平均寿命也只有20多天。有效交配期为25~35日龄。
雄蜂的作用
雄蜂在蜂群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与新蜂王交尾。除了与新蜂王交尾外,他们还有促进工蜂更积极的劳动,帮助蜂群一起扇风降温以及在弱群中起到保温的作用。养蜂人还可以将性成熟的雄蜂或者是封盖的雄蜂脾,割出来泡酒饮用,也可以生产雄蜂蛹,所以雄蜂并不是大家所说的一无是处,他还是有一定的价值所在的
雄蜂短命的原因
1.交尾后死亡
雄蜂在蜂群中的存在其实就是与新出房的蜂王交尾,而且能否成功与蜂王交尾的标准是通过飞行竞赛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只有在竞赛中获胜的雄蜂才有资格与蜂王交尾,交尾完成后雄蜂的生殖器官会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官中,至此雄蜂也就完成了一生的使命而在剧痛中死亡。但实际上也只有十几只雄蜂和蜂王进行了交尾,死亡的雄蜂占比还不算多。
2.被人为除掉
雄蜂只存在分蜂期,也就意味着蜂群开始扩大种群,那么在蜂王已正常产卵的蜂群中,雄蜂是没有实际的作用和价值的,反而会增加食物的消耗,造成工蜂疲劳,影响蜂群的采集力,且雄蜂的食量惊人,几乎是工蜂的2~3倍,也正因为此,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为了提高效益,增加蜂蜜产量,一般会人为的除掉雄蜂,比如:在雄蜂房封盖后用割蜜刀将雄蜂房割掉,这样很多雄蜂还没有自然羽化就已经死掉了。
3.被工蜂咬死
雄蜂是不劳作的,不会从蜜源上采集食物,也不会哺育幼虫和泌蜡筑巢,更不会保卫蜂巢,一旦蜂王开始正常产卵,那么雄蜂就失去了作用,就成了蜂群的累赘,短期内工蜂或许能暂时容忍雄蜂的存在,时间一长工蜂就会将这些“不劳而获”的雄蜂咬死。
4.被赶走饿死
蜂王开始产卵后,在蜜源充足的季节,有足够的食物供养,雄蜂还能舒服、滋润的过日子,一旦遇到外界蜜源匮乏时,工蜂就会无法容忍这些“好吃懒做”的家伙,于是工蜂就会开始对雄蜂下手,比如:工蜂会将雄蜂赶到蜂箱底部围起来,不准雄蜂到蜂脾脾吃东西,最后造成这些雄蜂被饿死。
5.被赶离蜂巢冻死
雄蜂的存在要取决于蜂群需不需要雄蜂,如果蜂群中有未成功交尾的新蜂王(处女蜂王)时,就意味着蜂群需要雄蜂,工蜂也会允许雄蜂的存在,若蜂王已经成功交配且已开始正常产卵后,工蜂就转变了对雄蜂的态度,开始驱逐或赶离雄蜂,比较明显的表现是工蜂将雄蜂驱赶离蜂巢,而雄蜂不会采蜜,外界气温又较低,离开了蜂群的雄蜂注定是要面临死亡的,最后只能被活活冻死。
总结:在这样看来似乎雄蜂的短命就是人为和交尾,实际上,就算我们人工不用去除雄蜂,雄蜂的寿命也不会很长,那就是工蜂的作用,因为雄蜂的最终命运取决于是否对蜂群有用,这是雄蜂天然的特殊使命决定的,因为雄蜂只是作为交尾的工具,一旦蜂王成功交尾就意味着雄蜂便失去了其价值及意义,雄蜂只是为了交尾的存在而存在,不会从事劳作,也不会保卫自己,更不会采蜜喂养自己,一旦蜂群的食物不足,雄蜂也就成了多余的累赘,那么被淘汰掉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虽然雄蜂最终面临的是死亡,可是死的方法很多,只不过以冻死和饿死的居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