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蜜蜂养殖中,蜂王除了意外情况死亡之外,其实很多时候蜂王都是因为工蜂而死亡,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会看到蜜蜂围王与咬王的情况。对于一个蜂群来说,蜂王往往只有一只,虽然雄蜂拥有一定的数量,但是雄蜂基本上只管交尾,所以不管是蜜蜂围王还是咬王,一般都是工蜂为主。那么为什么工蜂要咬王或者围王呢?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工蜂围王或者咬王呢?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来预防这一现象的发生?
其实不管是工蜂围王还是咬王,核心问题只有两个,一是蜂王的味道与蜂群不同,工蜂不认,造成工蜂围王或者咬王现象,二是在蜂群发现危险的时候,工蜂进行围王造成蜂王死亡,实际上这不算是咬王,而是工蜂对蜂王的一种保护现象,一般由下面几种原因造成。
第一:直接介王。这种情况主要是养蜂人在缺蜜期的时候没有经过任何保护而将蜂王放入到失王群,由于蜂王的气味与被介入蜂群的味道不相同,造成工蜂不认可蜂王,出现对蜂王进行撕咬或者围困蜂王的现象。
关于直接介王引发的工蜂咬王或者围王现象,一般我们可以采用间接介王的方式来进行预防,通常采用隔王笼先将蜂王放进被介入蜂群中,让蜂王与被介入蜂群先相处一两天,以被介入蜂群不再围攻蜂王,而且对蜂王进行饲喂为目标,此时放出蜂王,介绍蜂王整个过程完成。也可采用气味混淆法来进行直接介王,方法比较多,但是对于新手来说,小编建议使用隔王笼介王比较好,这也是在实际养殖中比较常用的方法,采用喷洒食用香精或者加了白酒的蜂蜜水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没有使用隔王笼那么安全。
第二:盗蜂。在缺蜜期的时候,往往弱群会被一些盗性较强的蜂群盗取,如果大量的盗蜂进入蜂群,本群蜜蜂会对本群的蜂王进行保护,将蜂王团团围住,造成蜂王在蜂团中被挤压或者窒息死亡,尤其是意蜂盗中蜂的现象,往往容易造成蜂群失王。
关于这种现象,我们在养殖中要做好弱群的保护,对蜂箱的缝隙等进行填补,缩小或者掩盖巢门,减小盗蜂给本群蜜蜂带来的危害,同时要找到作盗蜂群,如果作盗严重,可以将作盗蜂群办理本场5公里以外,饲养半个月左右再搬回来。作盗蜂群的寻找方法可以通过在被盗蜂群巢门口撒面粉,然后追逐面粉去向,找到作盗蜂群。
第三:蜜蜂冲群。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会出现蜜蜂冲群现象,也就是一些无法生存下去的蜂群带着所有的家当投奔其它蜂群的现象,这个过程中往往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冲群蜂与被冲群蜂往往展开激烈斗杀,两边的工蜂都保护自己的蜂王,同时攻击对方的蜂王,最后往往是冲群蜂战败,蜂王死亡,一部分蜜蜂冲群成功。
关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应对,如果冲群蜂是在开箱检查的时候进行冲群,一般冲群蜂在开始的时候也会派出少量侦查蜂进行尝试冲群,但是大部队已经在蜂场盘旋,这时候我们要立刻盖上箱盖,同时阻止冲群蜂冲群。
在我们关闭了打开的蜂箱以后,往往冲群蜂会在蜂场中寻找下一个目标,而冲群的突破口就是蜂箱巢门,我们可以跟踪冲群蜂的行踪,看到冲群蜂靠近哪一个蜂群就关闭哪一个蜂群的巢门,冲群蜂在无法冲群的情况下就会在蜂场附近的树杈或者房前屋后进行结团,这时我们就可以对冲群蜂进行收捕后过箱处理了。
第四:新收捕蜂群。一般新收捕蜂群由于受到了收捕时的惊扰,也会出现工蜂围王的现象,但是一般这种围王方式很少造成蜂王死亡。对于新收捕的蜂群,如果我们频繁对蜂群进行开箱检查,工蜂也会保护蜂王,严重的也会造成蜂王死亡。
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对新收捕蜂群的干扰来进行预防。
第五:合群。在将两个蜂群合并的时候,如果没有处理好两个蜂群的气味,往往会造成介入蜂群围王现象,甚至出现两个蜂群斗杀,如果没有把握,可以采用中间加隔板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待两个蜂群气味相同了再进行合并。
第六:新交尾的蜂王。新交尾回来的蜂王惊慌,容易乱串,也会出现工蜂围王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一般不会很严重,很快就会恢复平静,出现蜂王被围死亡的情况也不多。第七:外界因素。比如外界蜜源枯竭,连绵阴雨等情况造成蜂群中缺少蜂蜜,工蜂为了保护蜂王也会出现工蜂围王的现象,但是这些现象也不容易造成蜂王死亡,虽然这样,在实际养殖中我们还是要注意,可以通过在缺蜜期的时候对蜂群进行辅助喂养来进行解决。
第八:其它敌害。比如胡蜂攻击的时候,往往工蜂也会对蜂王进行保护,胡蜂是可以直接攻击蜂王的,但是一般工蜂都会进行保护,与胡蜂展开搏斗,只是中蜂的战斗力相对较强,在这个过程中蜂王除了被胡蜂攻击死亡之外,还有可能被本群蜜蜂严重保护而被围困死亡,在实际养殖中可以通过人工扑打的方式来消除胡蜂对蜂群的影响。
在小编看来,以上都是比较常见的出现工蜂围王或者咬王的一些现象,或许在实际上养殖中远远不止这么多,比如病害、虫害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围王或者咬王现象,但是我们只要抓住一点,给蜜蜂提供适合的环境,让蜜蜂吃好喝好,饲养强群,蜂群不会受到干扰,自然就不会出现工蜂围王或者咬王的现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