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蜜蜂为黑色蜂种,其个体大小、体形和绒毛与卡尼鄂拉蜂相似
中蜂和高加索蜂营杂交后出来的峰王个最大。
高加索蜂比中蜂体积大
高加索蜜蜂( Apis mellifera caucasica Gorb. ) 原产于高加索中部的高山谷地(图2)。主要分布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等地山区,原产地冬季不大寒冷,夏季较热,无霜期长,年降雨量较多。
高蜂的体形、大小及绒毛等和卡蜂十分相似;吻特长(达7.2mm);几丁质黑色,通常在第一腹节上有棕色斑点。高蜂在原产地没有纯一的颜色,通常工蜂绒毛为浅灰色,雄蜂胸部绒毛为黑色。肘脉指数中等。经过广泛的生物学测定,证明在高加索地区存在着很多的地方型,如外高加索平原的黄色高蜂(A. m. remipes)及其他许多过渡类型。
高蜂性情温顺,不怕光,这是它突出的特点。它育虫积极,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高蜂采胶性能极好,在秋季,巢门除留一个小洞外,都用蜂胶封闭。由于它易患孢子虫病和甘露蜜中毒,在北部地区越冬不甚良好。此外,它的抗螨性能也较差。它的吻虽然特长,但对红三叶草的采集能力还不够理想。其蜜房封盖为湿型。易迷巢错投,盗性强。
高蜂的某些特性是颇有价值的,因此在育种上将起重要作用。在西欧,由于高蜂比卡蜂易患孢子虫病,且产蜜量较低,所以该品种除了用于实验外,一般不被保留。
高蜂是生产蜂胶的最理想的蜂种。在前苏联境内产蜜能力比欧洲黑蜂强。适于为花管较长的作物授粉。高蜂与意蜂、卡蜂等杂交后,可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从而大幅度提高蜂产品的产量。
灰色高加索蜜蜂,曾引入我国寒温带地区试养。其生物学特性的表现与原产地基本相似,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1978年,黑龙江省林口县曾建立了高加索蜂原种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