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生活的最适气温是15~25℃。在气温5~35℃时,蜜蜂就能出巢活动,蜂王就能产卵,工蜂哺育幼虫,这个时期可称为繁殖期,也是生产各种蜂产品的时期。当气温长时期在10℃以下时,蜂王停止产卵,蜜蜂减少出巢活动,在蜂巢内结成蜂团,这时候蜂群转入断子越冬期。
蜂群一年内的消长规律与当地蜜粉源的气候变化的规律协调一致。外界蜜粉源充足,气候温暖时蜂王就大量产卵,工蜂哺育积极性高,蜂群群势强盛;反之工蜂减少对蜂王的饲喂,使蜂王减少产卵,死亡的蜜蜂大于出房的蜜蜂。群势就开始下降。根据气候及蜜蜂生物学特性,可将蜂群的周年生活分为恢复、发展、强盛、更新及越冬五个时期。
1.恢复时期 恢复时期是越冬蜂王产下第一批卵开始,直至新蜂将越冬蜂完全替代为止。恢复初期,处于半休眠期的工蜂积极活动,提高巢温,促使蜂王产卵。蜂王产卵后第三天,蜂群出现小幼虫,越冬工蜂的王浆腺开始发育,分泌王浆、调制蜂粮饲喂幼虫。蜂王产卵21天以后新蜂陆续出房,而在新蜂出房之前,由于越冬蜂通过对幼虫的哺育,加速了其衰老,并逐渐死亡,从而导致蜂群群势下降较快。如果蜂群越冬后群势太弱或营养不够,导致越冬蜂大量死亡,就会影响蜂群的发展速度,这种现象在养蜂上称为“春衰”,我们在养蜂时应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2.发展时期 随着新蜂不断地出房,新蜂逐渐替代越冬的老工蜂成为哺育幼虫的主力。与越冬蜂相比,新蜂的哺育能力要高2~3倍,也就是相同的工蜂数量,新蜂哺育的幼虫要多得多。同时新蜂个体寿命强,所以当新蜂完全替代老蜂后,蜂王的产卵数也逐渐增长,每天出房的新蜂超过了蜜蜂的死亡数,蜂群发展迅速,蜜脾和子脾数量都有所增长,有的蜂群出现了雄蜂。当蜂群发展到8~10框蜂(约2万只左右)时,便进入强盛时期。
3.强盛时期 北方一般在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春末、夏初蜜蜂进入强盛时期。在这个时期蜂群可发展到14~16框蜂(3万只左右),子脾6~8框。群势相对稳定,但是容易出现蜜蜂分群的情况。在强盛时期,常常有主要蜜源植物的大量开花泌蜜,这段时间称为流蜜期,是养蜂生产的大好时机。但是夏天到来以后,气温很高,外界开始缺乏蜜粉源,蜂王减少产卵,蜜蜂只是在早晚出巢活动。同时为了维持巢温,蜜蜂通过煽风、采水来进行调节,体力消耗很大,便会很快死亡,群势迅速下降,直到秋季蜂群才能进入更新时期。
4.更新时期 秋季主要的蜜粉源结束后,蜂群培育的越冬蜂更替了夏季蜂,这一批蜜蜂主要是没有哺育过幼虫的蜜蜂,它们的上颚腺、舌腺和脂肪体都保持发育状态,能够使它们度过寒冷的冬季,到第二年的春天再哺育幼虫。
5.越冬时期 晚秋气候逐渐寒冷,蜂王减少产卵直至完全停止。当气温下降到5℃时,蜜蜂就会结成蜂团,周围温度持续下降时,蜂团就会收缩,同时中心的蜜蜂就开始散发热量,使蜂团的温度升到14~30℃。越冬期间没有新蜂出房,只有老蜂死亡,所以蜜蜂数量逐渐减少,到早春时蜂势下降到最低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