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是一种会飞行的社会性昆虫,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其细胞中有旺盛的铁沉积现象,也是唯一在细胞中有铁矿物沉积现象的真核生物。那么蜜蜂主要有多少品种?
一,蜜蜂有多少品种
蜜蜂世界里一共9个蜂种,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绿努蜂、苏拉威西蜂。其中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蜜蜂叫中华蜜蜂,俗称中蜂,属于东方蜜蜂的一种。我们说的意蜂就是西方蜜蜂的一种。国内主要养殖的有中蜂和意蜂,两者从外形上看相差很小,如何从外形上区分呢?分辨中蜂意蜂主要看蜜蜂腹部的前半节,中蜂一般有黄色和深灰色两种颜色,黄色的就是一圈黄一圈黑相隔,整个腹部都是这样一圈圈的,深灰色的就是一圈白一圈深灰相隔,整个腹部也都是这样一圈圈的。意蜂的腹部前半截是黄色夹黑色的,越往尾部黑色就越深,到了尾尖就变成黑色了。意蜂的体型比中蜂稍大!
二,主要蜜蜂品种
1、黑小蜜蜂
黑小蜜蜂呈黑色,又叫小排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省和东南亚地区。黑小蜜蜂的体积小,比较灵活,蜂蜜产量高。黑小蜜蜂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在15℃-20℃之间活跃度较高。
2、黑大蜜蜂
黑大蜜蜂是蜜蜂中体积最大的蜂种,该蜂种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黑大蜜蜂既能够适应不同的海拔高度而且还能在不同的气温下飞行采蜜。黑大蜜蜂的产蜜数量多,每年秋末冬初时,单张脾一次可取蜜40~60公斤。
3、大蜜蜂
大蜜蜂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该品种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平均体长为15-18mm,相对于其他蜂种,大蜜蜂的体积较大。有养殖大蜜蜂的朋友,要注意做好防蜂措施哦。
4、沙巴蜂
沙巴蜂为国外的一种蜂种,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沙巴州,该蜂种的体积为中等,其蜂体为铜红色。沙巴蜂的外出采蜜时间为16:30-18:15,它的生活习性与东方蜜蜂非常相似。
5、西方蜜蜂
西方蜂蜜的自然分布极广,产于西方。西方蜂蜜是目前世界最为常见的蜂种。西方蜂蜜的生存面对着不同地威胁,曾备受瓦螨的侵扰。西方蜜蜂源于非洲,后迁移至欧洲各个地区。
6、绿努蜂
绿努蜂的工蜂体长为10-11cm,常年生活在海拔1700m以上的山区。绿努蜂与传统的蜂不同,它的体色较深、多为暗黑色。在我国广州北地区和马来西亚地区都曾发现,该品种具有很强的防御性,能够被驯养。绿努蜂的繁殖能力强,采蜜的数量也非常大。
7、苏拉威西蜂
苏拉威西蜂的蜂体约为11mm,该蜂的体色也比较深,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苏拉威西蜂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消息,该品种的体内含有70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及食用价值。
8、东方蜜蜂
东方蜜蜂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该蜂种的体色变化较大,具有黄、棕、黑三种颜色。东方蜜蜂的分布范围广大,也具有不同颜色的蜜蜂,颜色的变化主要和纬度的高低有关,东方蜜蜂具有很强的耐寒性,适合南方东西蜜源。
三,蜜蜂的类型
1、蜂王
蜂王是蜂群中唯一具备完全生殖能力的雌性蜜蜂,一般情况下蜂群中有且只有一只蜂王,主要的职责是产卵并能分泌“蜂王信息素”来维持蜂群的秩序,一个蜂群若长期没有蜂王补充新蜂则很快便会走向灭亡。
2、工蜂
工蜂是蜂群中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在蜂群中的数量少则数千只,多则数万只甚至十数万只,主要的职责是负责蜂群中几乎所有的劳作,例如采集食物、哺育幼虫、饲喂蜂王、守卫蜂巢、修筑巢脾等。
3、雄蜂
雄蜂是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成的单倍体雄性蜜蜂,一般情况下蜂群有数百甚至上千只雄蜂,主要的职责是与新出房的蜂王交尾且交尾后很快便会死亡,值得注意的是蜂群一般只在分蜂期才会大规模的培育雄蜂。
四,蜜蜂怎么养不会跑
1、首先应选择合适的养蜂场所,场址要安静,排水良好,无污染,无人畜打扰,四周应有合适的蜜源。
2、密切注意蜂群的情况,群体过大时及时进行人工分群等措施减少蜂群密度。蜂后老化时应及时培育新蜂后代替,否则蜂后的激素分泌不足,工蜂就可能另外培养新蜂后造成分群。蜂巢中自然出现的王台如无保留的必要应及时除掉。
3、防范其它昆虫、鸟兽等天敌吃蜂偷蜜,蜜源不足时及时补饲,喂给蜜蜂糖水即可。
4、如果“分蜂”已经发生,工蜂们会聚集在蜂后的四周形成蜂团,蜂团一般不会远离原蜂巢,此时蜂群会派出侦察蜂探查新巢址,在未发现合适的新巢址之前蜂团不会解散飞走。
5、可用合适的容器喷上一些蜂蜜,辅以人工挪动,诱使蜂群进入容器把蜂团收回,安置在空蜂箱内。
6、如果第二天蜂群安定下来开始采蜜、建造巢脾,就说明蜂群已经回收成功。
7、如果此时蜂群仍不安定或者因气候原因无法采集到花蜜,也应该补充饲喂,以免再次逃跑。
五,养蜜蜂不跑的方法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
(1)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4、饲喂水分及盐类:①水分。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②盐类。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5、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②蜂巢的保温。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6、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人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7、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谭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8、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③北方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人室,人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第一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
六,蜜蜂快速繁殖的条件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
4、新脾:中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
5、密集:中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在冬季密集群势可助越冬,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中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
七,蜜蜂如何培养蜂王?人工育王方法
1,为育王群创造条件
(1)育王群群势一定要强,不强的用出房子补强;
(2)营养不但要足,而且要好,缺蜜少粉的群育不出优良王;
(3)要除尽蜻。有螨的群,往往新王营养不良,甚至断翅残足;
(4)每夜奖饲,提高群积极性,促使工吐浆多,幼营养好;
(5)育王王台数量不能太多(应在30个左右),因为王台多了,营养分散,新王一质量差;
(6)采用复式移虫。先移较大的虫,24小时后钳出再移入幼虫,这样台内存浆多,新王质量好;
(7)王台封口后应仔细检验,封口过早、过迟、弯曲不正、短小的王台要剔除,仅留优良的卜台。对上述方法育出的新王,经过1个半月考察,选择王浆产狱高、遗传性能好、繁殖力强、抗病抗逆性好的王作为母本,再进行杂交育王。在育王过程中,也要十分重视雄的培育。蜂群培育蜂王与三种不同的情形有关:一,取代由于偶然事故失去了的蜂王;二,交替还在领导着蜂群的蜂王;三,蜂群繁硫或分蜂。在每二种情况厂,当下蜂缺少蜂王物质时,蜂群扰开始培育新蜂王。
2,蜜蜂如何培养蜂王
蜂种来源的选择
(1)蜂场选择:可以从别人的蜂场进行引进,改良蜜蜂基因,使种群变得更优秀;当然,如果无法购买种王,则可以从自己的蜂场选择优质蜂王,这样养蜂人了解自己养殖的蜜蜂情况,知道哪群蜜蜂是最优质的,最有潜力的,可放心育种;
(2)种群选择:可择优选择繁殖能力强的蜂群作为培育蜂王的种群,待老蜂王产下新幼虫后,可选择性移虫,然后将刻意保留部分种群的雄蜂,以便与新的处女蜂王交尾;同时,选择蜂群时,要注意选择蜜蜂个体稍大的蜂群,结合自己当地的气候、养殖条件、育种要求等来择优选择。
2、配种用雄蜂的培育
为保证父本蜂王能大量生产优质未受精卵,以便未来的配种用雄蜂发育良好,一般应移虫育王前20天左右开始培育配种用雄蜂,及时人工干预调整父群的群势,壮大蜂群成员,换出空脾,放入1张雄蜂脾,并及时进行奖励性饲喂。在雄蜂房封盖以前,每天傍晚用稀糖水进行奖励性饲喂,如果贮蜜不足,还应补饲喂养,保证哺育蜂和幼虫都有充足的食物供应。同时还应经常性检查蜂箱,及时移除非父本群的雄蜂蛹,遗弃非配种用雄蜂。一般来说一只处女蜂王要和7-15只雄蜂交配,但在人工育种时不能按照这一比例培育配种用雄蜂,按照最优原则,应在培育一只优质蜂王的情况下,还应培育100只左右的配种用雄蜂,以帮助处女蜂王得到充分性受精,保证最优质基因延续。
3、培育蜂王的时间
蜂王的培育时间因全国的气候条件和蜜源植物分布情况不同,其培育时间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蜜源植物流蜜情况来决定育王的时间。一般蜂王多在春秋季培育,因为这两个季节段外界蜜源丰富、气候适宜,培育蜂王的品质和交尾成功率也高。
4、控制自然交尾
处女蜂王和雄蜂交配时是在空中完成的,也叫“婚飞”,婚飞距离大约2-5公里之间,而雄蜂可达到5-6公里左右,为保证处女蜂王只和本场培育的配种用雄蜂交尾,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方法如下:
(1)空间隔离:适合生产蜂场,有条件的可以选择在海岛或湖岛上建立交尾场所;无条件的可选择不同蜂种的地方进行隔离交尾,隔离半径大约在8-10公里左右,在此范围内没有其他饲养相同蜂种的蜂场或蜂群,不同的蜂种之间无法发生交尾,如果发生交尾也无法产下蜂卵。
(2)时间隔离:促使雄蜂大量羽化出房前10天就要开始与处女蜂王进行交尾,交尾时间一般7-15天内就能完成,因为提前,其他蜂场的雄蜂虽然也羽化,但还未达到性成熟,也避免了其他蜂场的雄蜂参与交尾,这样也达到了自然控制交尾的目的。
3,蜜蜂人工育王方法
时间和条件
蜂群在当年培育的新蜂完全更换了越过冬的老蜂,进入发展壮大时期以后,就可以准备进行人工育王。北方,以在初夏白天气温稳定在20℃以上有蜜源时,特别是在有丰富粉源时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蜂王的质量,又可利用新蜂王及早更换衰老的蜂王,有当年蜂王的蜂群不会发生自然分蜂。利用早期培育的新蜂王实行人工分蜂,经过1个半月的增殖,就可以发展成强群,采集中、晚期蜜源。初秋,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初期培育蜂王,新王群可以培育大量越冬蜂,对于蜂群安全越冬以及翌年蜂群的发展都有利。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在紫云英花期育王为好。培育优质蜂王的条件是:
天气温暖气候稳定
处女王交尾期间,白昼气温应在 20℃以上,力求避开连阴雨天气。
(2)有蜜粉源
育王期间自然界应有良好的蜜粉源,充足的粉源更重要。每日傍晚对于种蜂群和育王群进行不间断的奖励饲喂。
2.准备工作
在进行人工育王以前,需要认真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选择父母群
通过考察,选择蜂蜜或蜂王浆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群势发展快的健壮无病的蜂群作父母群。以父群培育雄蜂,用母群的幼虫培养蜂王。在人工培育蜂王时,1个母群可以提供成千上万条雌性幼虫;同样1个父群也可以哺育出数千只雄蜂。如果每年都使用一两群种 群培育处女王和雄蜂,全场蜂群就会形成近亲繁殖,使生产力和生活力下降。因此,要选择和使用多个蜂群作父群和母群;并且定期从种蜂场引进同一品种不同血统的蜂王(或者蜂群)。
(2)培育种用雄蜂
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处女王的交尾成功率,还关系到授精效果,进而影响子代蜂群的品质优劣。因此,必须在着手人工育王的20日前开始培育雄蜂。为培育种用雄蜂,需事先准备好雄蜂脾,也可将巢脾下部切除一部分,插在强群中修造成雄蜂脾。为保证交尾质量,按1只处女王比50只雄蜂的比例培育雄蜂。蜂王的发育从卵到羽化成虫约需16天,达到性成熟需5日左右,共计21天。而雄蜂从卵到羽化成虫为24日,出房到性成熟约需12日,共计36日。因此,必须在人工育王前20日左右开始培养雄蜂,才能使雄蜂和处女王的性成熟期相适应。通常可在种用雄蜂开始大量出房时,着手移虫育王。同时将场内其他蜂群的雄蜂和雄蜂蛹全部消灭。
(3)准备育王群
育王群是用来哺育蜂王幼虫和蛹的强壮蜂群。应选择无病、无蜂螨,群势强壮,至少有15框蜂以上的蜂群作育王群。在移虫育王前1日把其蜂王和全部带蜂未封盖子脾提入新蜂箱,放在原群旁;原群有6~8个脾(包括封盖子脾和蜜脾、粉脾)组成无王的育王群,做到蜜蜂密集,多的巢脾抖落蜜蜂,加到分出的有王群。对育王群每晚饲喂0.5~1千克糖浆。也可以用有18~20框蜂加继箱的有老蜂王的蜂群作育王群,在巢箱和继箱之间加上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产卵,继箱中央放1框小幼虫脾,一侧放一花粉脾,其余放封盖子脾,外侧放蜜脾。有王群没有无王群对移植幼虫的接受率高,但是对于封盖王台照护得较好。
3.移虫育王的工具
移虫育王的工具有移虫针、育王框、蜡碗等。移虫针是将小幼虫移植到王台碗内的工具,可用粗铜丝或者鹅毛管自制,一头呈扁薄的尖舌状,另一头呈弯匙状。带弹簧的移虫针使用方便。育王框是安放王台的框子。可用标准巢框改制,其上下框梁和侧板的宽度相等,为13毫米左右。框内等距离地横着安装3条宽10毫米的板条。蜡碗棒是蘸制蜡碗的木棒,长100毫米,蘸蜡碗的一端十分圆滑,距端部10毫米处直径8~9毫米。蜡碗是培育蜂王的王台基,用蜡碗棒蘸熔化的蜂蜡制成。把蜡碗棒放入冷水泡一段时间,取出甩去水,垂直插入熔蜡中约10毫米深处,取出稍停,如此反复蘸2~3次,一次比一次蘸得浅一些。然后将它放入冷水冷却后取下。制成的蜡碗口薄底厚,里面光滑无气泡。也可以使用塑料王台。此外还要准备毛巾、面盆、蜂王浆等。蜂王浆可临时从自然王台取得,也可预先收集保存在冰箱内,使用时加l倍温水把蜂王浆调稀。
4.移虫方法
移虫育王可以有计划地培育出需要数量的、成熟期一致的处女王。首先在育王框的板条上粘上2~3层巢础条或者按相等距离用熔蜡粘上小三角形薄铁片,其上粘7~10个蜡碗, 3条共20~30个蜡碗。放人育王群中,让蜜蜂清理2~3小时,取出,用蜂扫扫去蜜蜂,在每个蜡碗内滴上1滴稀释的蜂王浆或者蜂蜜,即可进行移虫。最好在清洁、明亮的室内移虫,室内温度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80%~90%。如果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洒水。气温在25℃以上没有盗蜂时,可在室外的阴处移虫。 从母群提出1框小幼虫脾,扫净蜜蜂拿去移虫。先把粘有蜡碗的板条并排放在桌上,用清洁的圆头细玻璃棒或者细竹棒,在经过蜜蜂清理的蜡碗里滴上米粒大小的稀蜂王浆,然后 移虫。移虫要从幼虫的背部(凸面)一侧下针,把针尖插入幼虫和房底之间,将幼虫挑起,放在蜡碗里的蜂王浆上。幼虫十分娇嫩,移虫的动作要轻稳、迅速,1条幼虫只允许用移虫针挑1 次。移完虫的板条用湿毛巾盖上,再移第二条。把移完虫的板条装到育王框上,加在育王群内幼虫脾和花粉脾之间。
5.移虫后的管理
育王群中加入移虫的育王框后,连续在傍晚奖励饲喂。第二天检查幼虫是否被接受。已被接受的幼虫,其王台加高,王台中的蜂王浆增多,幼虫浮在蜂王浆上;未被接受的,其王台被咬坏,王台中没有幼虫。如果用无王群育王,这时把育王框转移到有王育王群的继箱中,同时把无王育王群与原群合并。 如用有王育王群育王,第六天王台已经封盖时检查封盖王台情况,淘汰小的、歪斜的王台。统计可用王台的数量,以便组织需要数量的交尾群。
6.利用大卵培育蜂王
实验证明,处女王初生体重超过200毫克的大蜂王,其一对卵巢的卵巢管数量多,具有较强的产卵能力。并且证明,采用较大的蜂卵,可以培育出体重大的蜂王。把选出的母群的蜂王关在蜂王产卵控制器内,或者把母群饲养在3~5框的小群内,限制其产卵,1星期后就能得到较大的蜂卵。等大蜂卵孵化成幼虫时,用其24小时以内的幼虫人工培育蜂王。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制的蜂王产卵控制器,是用塑料制造的,内围尺寸:长457毫米、宽54毫米、高244毫米,刚好能放入一个标准巢脾。使用方法:在移虫育王前12日,于蜂王产卵控制器内放入一个几乎没有空巢房的封盖不久的蛹脾,并将蜂王放在该脾上,盖上控制器的盖板,将其放在蜂群内巢箱的中部。蜂王在器内产卵受到限制,到新蜂陆续出房以后,蜂王才逐渐产卵。在育王前4日,提出控制器内的子脾,放在蜂群内由蜜蜂抚育,次日就可得到由大卵孵化成的1日龄的幼虫。在生产蜂王浆时,将蜂王控制在一个巢脾上产卵可获得适宜日龄的、供移虫用的幼虫。蜂王产卵控制器还可用于生产雄蜂蛹。
7.裁脾育王
如果视力不佳,移虫有困难,可以采用切割未封盖子脾的方法培育蜂王。当蜂群发展强壮时,从母群提出2~3框带蜂封盖子脾连同蜂王放入一新蜂箱,补加1~2框蜜脾,放在原群一旁。母群成为一无王的育王群,从中提出l框有大量卵和初孵化幼虫的子脾,从巢脾中央部位切下1块200毫米X 35毫米的长方形巢脾,使切口上缘巢房中的卵和幼虫露出来,让蜜蜂在上边切口处筑造王台。第三天检查,选留10~20个幼虫发育良好、地位适宜的王台。把修造和饲喂情况不好的王台、提早封盖的急造王台以及多余的王台全部割除。记录留下的王台里幼虫的日龄,以便掌握蜂王出房的日期。无王育王群在取出封盖王台后,与原群合并。
8.交替王台的利用
选择具有老蜂王的优良蜂群作种群。在它们修造交替王台时,加以选留。自然交替蜂王可使种群的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地遗传下去。发生这种自然交替现象时,蜂群一般只造几个王台,育成的蜂王质量比较好。把带有交替王台的巢脾提出,放入继箱群的继箱内,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可以陆续从这种老王群提出自然交替王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