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优良蜂王?

爱蜂网 2022年8月26日04:17:36如何培育优良蜂王?已关闭评论2,139

  提高蜂产品的产量,除了蜂种特性以外,为生产蜂群培育质量优良的蜂王也非常重要。蜂王不仅是蜂群优良种性的载体,能把优异的生产性状遗传给下一代;蜂王体格大、体质好、产卵力强,还能培育和带领强群采蜜。而个体小的劣质蜂王产卵力弱,流蜜期极易产生分蜂热,难以维持大群。如蜂场中这样的蜂群多,就会降低蜂场的整体经济效益。一群蜂的群势大小、 产量高低与蜂王密切相关,所以在养蜂界有养蜂就是养王之说。

如何培育优良蜂王?

培育优良蜂王的主要方法如下:

  (1)育王群的选择 俗话说母壮儿肥, 养王也是这样。群势大的蜂群哺育蜂多,哺有能力强,能为蜂场培育个体大、产卵力优异的蜂王。

  据徐祖荫等试验 (9989,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育王群群势为6框蜂量的蜂群,所育蜂王平均初生重为175毫克,3框群势的育王群,所育蜂王的平均初生重仅为150毫克。因此,一般要求育王群群势应至少在6框蜂量以 上。春季早期育王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可以人工合并组织有王群,适度紧脾,让其产生分蜂热。父群、母群也可作育王群。哺育群内拥有一定数量的雄蜂,符合蜂群生物学的要求,能提高育王质量及王台的接受率。

  育王群大流蜜期不取蜜。非大流蜜期育王,应进行奖励饲喂,补充蛋白质饲料(如奶粉等)。

如何培育优良蜂王?

  (2)大力提倡人工育王 目前,中蜂饲养户大多仍利用蜂群中的自然王台分蜂换王,这样会使分蜂性强的蜂群,迅速得到繁殖,且一代一代传下去,分蜂性会越来越强,而那些群势强、分蜂性弱的蜂群,数量反而会越来越少,以至于蜂群的群势越变越弱。中蜂囊状幼虫病至今仍是对中蜂生产威胁最大的病害,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病毒病, 目前国内尚无有效药物防治。实践证明,要彻底控制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危害,唯有效的办法是通过人工育王,选育和引进推广抗病力强的蜂种,提高蜂群木身的抗病能力。因此,无论是保持和提高蜂种的优良特性,还是有效防控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流行,都必须采取人工育王的方法。

  中蜂的泌浆能力不如意蜂,故大多数学者都主张中蜂在实行人工育王时,王台的数量不宜过多,每个育王框一般以15~30个为宜。但是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用多安王台多移虫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育王效果。例如,甘肃省天水市张荣川连续13年坚持人工育王,在非大流密期,一个育王框上安放50~60个塑料王台移虫,虽然接受率很低,一般只能成功10多个,少的只有7~8个,但培育的蜂王体格却相当硕大,附近的养蜂户都到他的蜂场引种、移虫。张荣川在育王时,先将哺育群中的幼虫脾提走,然后再插育王框。由于群内此时已无幼虫,育王框中的幼虫能将蜂群中大量的哺育蜂吸引过来。然而,由于处于非大流蜜期,蜂群本身的分蜂情绪并不强烈,所以王台的接受率很低,大量的幼虫被淘汰掉,而留下来的则是体格特别健壮、被工蜂精心哺育过的幼虫,因此提高了育王的质量。

如何培育优良蜂王?

  (3)用大卵育王 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用较大的蜂卵培育出的幼虫用于育王,能培育出体重较大的蜂王。

  苏联学者李莫辛诺娃1979 -1980 年的试验表明,用同一只蜂王产的0.131毫克的大卵和0.118毫克的小卵,在同一哺育群中各培育出50只蜂王,由大卵培育出的蜂王比小卵培育出的蜂王平均产卵量多11.4%~25.0%。同时,大卵培育出的蜂王交尾成功率高(苏联国家养蜂研究所,1982)。 国内文献资料记载,1991- 1994 年分别在北京、浙江、湖北、黑龙江、山西等地试验测定,用大卵育王后蜂群的产蜜量提高了20%~80. 5%。

  蜂王产卵的大小取决于产卵的速度,蜂王产卵量的增加会导致卵重减轻。

  通常年轻蜂王产的卵大于老蜂王产的卵。蜂王在产卵旺盛的季节产的卵相对较小,而早春和秋天产卵数相对较低时产下的卵较大。人工控制蜂王产卵,可以得到大卵。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黄文诚用蜂王控产器控制蜂王产卵10天,使蜂卵增重20.66%。袁耀东等控制强群蜂王产卵,使受精卵从长1.41~1.71毫米、宽0.32~0.38毫米,增加到长1.48~1.85毫米,宽0.36~0.43毫米,培育的蜂王初生重由169 ~197毫克,增加到了215~ 256毫克。

  为了取得大卵孵化的幼虫育王,应在移虫前8~10天,将母群中的蜂王用隔王板或多用蜂王控制器限制在巢箱中部,提走有空巢房供蜂王产卵的巢脾,使蜂王无法大量产卵。移虫前4天,在此区插入1 张巢脾中央只有200~300个空巢房的巢脾供蜂王产卵,等卵孵化后再移虫育王。

爱蜂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8月26日04:17:3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如何培育优良蜂王?https://www.aifengw.com/questions/3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