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报导了泰国的印度蜜蜂上别离的一株囊状幼虫病病毒毒株,与西方蜜蜂的囊状幼虫病病毒密切相关,但有其独特性。称之为囊状幼虫病病毒泰国毒株。其症状与西方蜜蜂囊状幼虫病非常附近,病毒的直径为30 nm,沉降系数160S,浮密度(C3CI)为1.35 g/ml,基因组份单链RNA,分子量为2.8×106道尔顿,这些特性与囊状幼虫病病毒共同,但其蛋白质组份与囊状幼虫病病毒不同。
1971年我国广东也产生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情严重并很快蔓延至全国,但由于其时国内昆虫病毒病的研讨基础薄弱,对该病害的研讨要点放在防治办法的研讨上,对病原研讨甚少,直到1984年董秉义等人的研讨才证明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西方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除形状巨细类似外,二者在交互感染实验及血清学反响中均表现出不同的特异性。该作者以为:中蜂囊状幼虫病可能是由一种在生物学特性、血清学关系上与意蜂囊状幼虫病毒不同的新毒株引起的,但要证明这株新病毒,有待于进一步研讨。提取的中蜂囊状幼虫病毒直径为30nm,但有许多理化特性有待于进一步确认,现暂定名为囊状幼虫病病毒我国毒株。
⒈产生状况
1971年冬,广东省佛冈、从化、增城等地首要产生了中蜂囊状幼虫病,次年全省盛行。很快就敏捷蔓延到福建、江苏、江西、浙江、安徽、湖南、四川、青海、贵州等省,现已蔓延至全国的中婶养殖区。病害在新区爆发时,感染速度极快,危害性很大,可形成30%~90%的蜂群丢失。老病区病害虽已趋向平稳,但某些年份也会忽然从头时间短的盛行,如福建省的部分区域1990年春中蜂囊状幼虫病又部分盛行,形成了约50%的蜂群丢失。近年又有新的变异毒株呈现,广大中蜂养殖区域应加强病害监测。
⒉症状
6 d 大幼虫逝世,30%死于封盖前,70%死于封盖后,发病初期呈现“花子”,接着即可在脾面上呈现“尖头”(图10-1),抽出后可见不甚显着的囊状(图10-2)。体色由珍珠白变黄。继而变褐、黑褐色。封盖的病虫房盖下陷、穿孔。虫尸干后不翘,无臭,无黏性,易铲除。
图 10-1 “尖头”状幼虫图10-2囊状虫尸
评论